良略ing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关于仡佬族介绍:

仡佬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等地,部分散居在云南、广西、重庆等地区。作为贵州高原最早的开拓者之一,仡佬族的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“百濮”族群,其后逐渐演变为“濮”“僚”,并在夜郎国时期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民族之一。仡佬族以农耕和丹砂开采闻名,务川朱砂遗址更是世界最早开采朱砂的地方。他们信仰竹图腾,将竹王奉为祖先,每年举行盛大的“竹王节”以祭祀先祖。此外,仡佬族的社会结构独特,曾实行“马头制”等组织形式,保留了许多与自然相关的习俗,如祭山、祭树等,这些传统深深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。仡佬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,但内部方言差异显著,如今能熟练使用仡佬语的人已不多,语言保护面临严峻挑战。尽管如此,仡佬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依然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,包括傩戏、竹编、蜡染等,这些文化瑰宝不仅是民族记忆的载体,也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仡佬族的文化传承独具特色,其传统节日和艺术形式展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。仡佬族最著名的节日是“分龙节”,又称“吃新节”,在夏至后的辰日举行,人们通过祭祀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此外,“仡佬年”和“敬雀节”等节日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之情。仡佬族的傩戏被誉为中国戏剧的“活化石”,其以戴面具表演的形式融合了歌舞、杂技和宗教元素,展现了仡佬族深厚的宗教信仰和艺术审美。仡佬族的服饰以青蓝为主,女性常佩戴银饰和顶卡花,显得庄重而秀丽。在饮食方面,他们喜爱酸辣食物,糯米糍粑是重要的传统食品,常用于祭祀和待客。仡佬族的手工艺以竹编和蜡染闻名,尤其是竹编技艺,既实用又美观,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尽管仡佬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融入了现代社会,但他们的文化依然通过博物馆、文化节和研学项目等方式得到保护和传承,展现了这个古老民族在新时代的活力与魅力。

返回目录
关于本工具介绍:

1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共有56个民族,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。这些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,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、语言和传统。

2、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,各民族在语言、信仰、习俗等方面的多样性,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
2、本工具介绍了中国56个民族在全国的分布,以及各民族的介绍。

3、注意:本工具的数据来自网址整理,如有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