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略ing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关于土族介绍:

土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,其余散居在民和、大通、同仁等县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,形成了独特的“河湟谷地走廊”分布格局。土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吐谷浑人,他们是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,在首领吐谷浑的带领下,从东北迁徙至青海、甘肃一带,建立了吐谷浑汗国。在随后的数百年间,吐谷浑人与当地的羌人、蒙古人、藏人等长期杂居,逐渐融合,形成了今天的土族。土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,受藏语和汉语影响显著,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,宗教仪式中使用藏文,1979年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,但普及度较低,日常通用汉文或藏文。土族信仰藏传佛教,同时也保留了一些萨满教遗存,如“腾格热”(天神)崇拜,这种多元的宗教信仰深刻影响了土族的文化和社会生活。

土族的文化独具特色,被誉为“彩虹的民族”,这一称号源于其传统服饰上绚丽的七彩袖“花袖衫”,象征着彩虹和吉祥。土族的传统服饰精美而富有象征意义,女性头戴“扭达”头饰(已婚)或“凤凰头”(未婚),男性则穿白毡帽、绣花领褂,腰系彩带。土族的刺绣技艺,尤其是“盘绣”,以双线刺绣、立体浮雕效果著称,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土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,其中“纳顿节”被誉为世界最长的狂欢节,从农历七月至九月,人们跳“会手舞”庆祝丰收;而“花儿会”和“赛马节”则展现了土族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在饮食方面,土族以面食为主,如焜锅馍、青稞酒,还喜欢牛羊肉,这些饮食习惯既体现了高原农牧业的特点,也反映了土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。近年来,土族文化通过非遗传承和创新设计焕发新生,例如盘绣元素被融入现代服饰和家居用品,让这一古老技艺走进更多人的生活。

返回目录
关于本工具介绍:

1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共有56个民族,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。这些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,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、语言和传统。

2、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,各民族在语言、信仰、习俗等方面的多样性,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
2、本工具介绍了中国56个民族在全国的分布,以及各民族的介绍。

3、注意:本工具的数据来自网址整理,如有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