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略ing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《论语》子罕篇原文:

子罕言利,与命与仁。

达巷党人曰:“大哉孔子!博学而无所成名。”子闻之,谓门弟子曰:“吾何执?执御乎,执射乎?吾执御矣。”

子曰:“麻冕,礼也;今也纯,俭,吾从众。拜下,礼也;今拜乎上,泰也;虽违众,吾从下。”

子绝四: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。

子畏于匡,曰:“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;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”

太宰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圣者与,何其多能也?”子贡曰:“固天纵之将圣,又多能也。”子闻之,曰:“太宰知我乎?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。”

牢曰:“子云:‘吾不试,故艺。’”

子曰:“吾有知乎哉?无知也。有鄙夫问于我,空空如也。我叩其两端而竭焉。”

子曰:“凤鸟不至,河不出图,吾已矣夫!”

子见齐衰者、冕衣裳者与瞽者,见之,虽少,必作,过之必趋。

颜渊喟然叹曰:“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,欲罢不能。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尔,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。”

子疾病,子路使门人为臣。病间,曰:“久矣哉,由之行诈也!无臣而为有臣,吾谁欺?欺天乎?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,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!且予纵不得大葬,予死于道路乎?”

子贡曰:“有美玉于斯,韫椟而藏诸?求善贾而沽诸?”子曰:“沽之哉,沽之哉!我待贾者也。”

子欲居九夷。或曰:“陋,如之何?”子曰:“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!”

子曰:“吾自卫反鲁,然后乐正,《雅》《颂》各得其所。”

子曰:“出则事公卿,入则事父兄,丧事不敢不勉,不为酒困,何有于我哉?”

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”

子曰:“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”

子曰:“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,吾止也;譬如平地,虽覆一篑,进,吾往也。”

子曰:“语之而不惰者,其回也与!”

子谓颜渊,曰:“惜乎!吾见其进也,未见其止也。”

子曰:“苗而不秀者有矣夫,秀而不实者有矣夫。”

子曰:“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”

子曰:“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巽与之言,能无说乎?绎之为贵。说而不绎,从而不改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”

子曰:“主忠信。毋友不如己者,过,则勿惮改。”

子曰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

子曰:“衣敝缊袍,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,其由也与!‘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?’”子路终身诵之,子曰:“是道也,何足以臧?”

子曰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

子曰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

子曰:“可与共学,未可与适道;可与适道,未可与立;可与立,未可与权。”

“唐棣之华,偏其反而。岂不尔思?室是远尔。”子曰:“未之思也,夫何远之有。”

《论语》子罕篇译文:

孔子很少谈论利益,但赞成天命和仁德。

达巷这个地方的人说:“孔子真伟大!学问渊博,却无法用某个专长来概括他。”孔子听到后,对弟子们说:“我该专长于什么呢?是赶马车呢,还是射箭呢?我还是选赶马车吧。”

孔子说:“用麻料织礼帽,是合乎礼制的;现在人们用丝料,因为更省事,我随从大家。但在臣子拜见君主时,先在堂下跪拜是合乎礼的;现在人们直接在堂上跪拜,显得傲慢。即使违背大家,我还是坚持在堂下跪拜。”

孔子杜绝四种弊病:不凭空臆测、不绝对肯定、不固执己见、不自以为是。

孔子在匡地被围困时说:“周文王去世后,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由我传承吗?如果上天要毁灭这种文化,那后人就无从继承;如果上天不想毁灭,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?”

太宰问子贡:“孔子是圣人吗?为什么他这么有才能?”子贡说:“上天本来就要让他成为圣人,还赋予他那么多才能。”孔子听到后说:“太宰了解我吗?我年少时地位低贱,所以学会了许多粗活。君子会像这样多才多艺吗?不会的。”

子牢说:“孔子说过:‘我没有被任用,所以多才多艺。’”

孔子说:“我有知识吗?其实没有。有个乡下人向我请教,我其实也是一无所知。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探究,尽力回答罢了。”

孔子说:“凤凰不来,黄河不现图,我这一生大概就这样了吧!”

孔子见到穿丧服的人、戴着礼帽穿着礼服的人和盲人,即使对方年轻,也一定起身行礼,经过他们身边时必定快步走过。

颜渊感叹道:“老师的学问,抬头仰望,越望越高;努力钻研,越钻越坚。刚觉得它在前面,转眼又到后面了。老师善于一步步引导我们,用文献丰富我们的知识,用礼节约束我们的行为,让我欲罢不能。我已经竭尽所能,仿佛看到他站在高高的地方,虽然想追随,却找不到路径。”

孔子病重,子路让弟子们准备治丧。病稍好后,孔子说:“仲由搞欺诈已经很久了!我没有家臣却装作有家臣,我欺骗谁?欺骗上天吗?我宁可死在你们这些弟子手里,也不愿死在伪臣手里。就算我不能享受隆重的葬礼,难道会死在路上吗?”

子贡说:“这里有一块美玉,是藏在柜子里,还是找个识货的商人卖掉?”孔子说:“卖掉吧,卖掉吧!我正等待识货的人呢。”

孔子想搬到九夷住。有人说:“那里太简陋了,怎么住?”孔子说:“君子住在那里,还有什么简陋的呢?”

孔子说:“我从卫国返回鲁国后,才把音乐整理好,《雅》《颂》各归其位。”

孔子说:“在外事奉公卿,在家孝敬父兄,办丧事不敢不尽力,不被酒所困,这些我做到了吗?”

孔子在河边说:“逝去的一切就像这河水,日夜不停。”

孔子说:“我没见过像喜爱美色那样喜爱德行的人。”

孔子说:“好比堆山,只差一筐土没完成,停下来,是我自己停的;好比填平土地,即使只倒下一筐土,继续前进,也是我坚持的。”

孔子说:“听我说话始终不懈怠的,大概只有颜回吧!”

孔子评价颜渊:“可惜啊!我只看到他不断进步,没见他停止过。”

孔子说:“庄稼发了芽却不开花的有,开了花却不结果的有。”

孔子说:“年轻人值得敬畏,怎么知道他们将来不如现在的人?如果到了四十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,那也就不值得敬畏了。”

孔子说:“符合原则的话,能不听从吗?可贵的是能改正。恭维的话,能不高兴吗?可贵的是能分析。高兴却不分析,听从却不改正,我实在没招了。”

孔子说:“以忠信为本,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,有了过错,不要怕改正。”

孔子说:“军队可以失去主帅,但一个人的志向不可被夺走。”

孔子说:“穿着破棉袍和穿狐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羞耻的,大概只有子路吧!‘不贪图财物,不羡慕别人,有什么不好?’”子路一直念叨这句话,孔子说:“这只是条小道,哪算得上好?”

孔子说:“只有到了严冬,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。”

孔子说:“聪明的人不困惑,仁德的人不忧愁,勇敢的人不畏惧。”

孔子说:“可以和人家一起学习,不一定能和人家一起追求真理;可以和人家一起追求真理,不一定能和人家一起坚持;可以和人家一起坚持,不一定能和人家一起灵活变通。”

“唐棣树的花,翩翩摇摆。难道我不想你?只是住处太远。”孔子说:“其实没真正想,那有什么远呢?”

返回目录
关于《论语》介绍:

1、《论语》成书于战国前期,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,正值春秋战国时期。这一时期社会动荡,诸侯争霸,思想活跃,形成了“百家争鸣”的局面。

2、孔子(公元前551年—公元前479年)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,致力于传播他的教育思想和伦理观念,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来治理国家、安定社会。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在孔子去世后,将他的言论、行为及其与弟子的对话记录下来,整理成书,这就是《论语》。

3、《论语》全书共20篇,以语录体为主,叙事体为辅,内容涉及政治、伦理、教育、哲学、立身处世等多个领域。其语言简练,寓意深远,通过日常对话和具体事例传递哲理。

4、《论语》的编纂具有以下特点:

(1)、语录体为主:通过简短的对话和语录传递思想,语言通俗易懂,但寓意深刻。

(2)、情景对答: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日常对话,结合具体情境展现思想内核。

(3)、碎片化结构:缺乏严密逻辑架构,但通过具体事例展现思想,使读者在阅读中领悟哲理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